近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携手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78),成功制定了6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量子测量领域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包括《量子精密测量中里德堡原子制备方法》、《精密光频测量中光学频率梳性能参数测试方法》、《量子测量术语》、《原子重力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单光子源性能表征及测量方法》以及《光钟性能表征及测量方法》。这些标准已经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定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不仅是中国在量子测量领域的首次尝试,更是对全球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推动中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据了解,量子测量是量子信息科学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对微观量子系统的精确操控和测量。这些国家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规范量子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测量精度,还将促进量子技术在通信、计算、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们表示,这些国家标准的发布是中国量子测量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强研究和合作,推动量子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此次国家标准的发布,不仅为中国量子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量子科技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随着这些标准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量子测量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